挪威海產品市場研究機構Kontali近期預測,經過多年的緩慢增長和小幅下降后,未來10年全球鮭魚養殖業或將迎來大幅擴張,到 2030 年時全球鮭魚產量增長27%,到2033年時有望增長40%。
養殖魚類健康水平的整體提升、戰略投資的增多和陸基生產規模的加大共同推動了鮭魚產量的復蘇。Kontali預測,未來10年歐洲鮭魚產量預計增長 25%,將引領全球鮭魚產量的增長;而美洲的增幅則較為平緩,預計約為 11%;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增幅約為 17%;亞洲(尤其是中國)也將通過推動陸基養殖和海水養殖共同發展來逐步擴大鮭魚養殖的規模。
最大允許生物量 (maximum allowable biomass,MAB) 和環境法規等監管限制是鮭魚養殖產業增長面臨的主要挑戰。例如,挪威鮭魚養殖經常受到海虱的影響,為了減輕鮭魚患病風險,挪威目前正在大力投資創新解決方案,如防護籠技術和增強生物安全性的相關技術。
此外,天氣變化、水溫變化以及沿海地區病原體的出現也給鮭魚養殖業帶來了新挑戰。為了確保長期可持續發展,鮭魚養殖業主必須繼續投資相關技術措施以應對這些不斷變化的環境壓力。
主要鮭魚養殖區域發展展望
挪威:由于生產規劃的改進、魚類健康狀況的改善以及對水下網箱技術的投資,近期鮭魚產量預計將出現復蘇。然而,相關的監管限制,包括挪威鮭魚養殖業的紅綠燈系統和相關稅收制度一直都在限制該國鮭魚養殖業發展。
歐洲(不包括挪威):英國、法羅群島和冰島等國家加強對提升養殖鮭魚生長規格和縮短鮭魚生產周期的投資。
智利:政策的不確定性給水產行業帶來風險。隨著該國鮭魚養殖業已接近最大生產能力,生物安全風險也不斷增加。
北美:在加拿大,監管變化正在促使鮭魚養殖業向陸基養殖轉變,而美國鮭魚的海水養殖產量預計將保持穩定。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海洋溫度的升高減緩了澳大利亞鮭魚產量的增長。新西蘭新上的沿海養殖項目預計將為全球鮭魚產量增長做出一定貢獻。
俄羅斯和中國:俄羅斯國內不斷增長的需求正在鼓勵鮭魚養殖業的發展。中國鮭魚的陸基養殖和海水養殖正在齊頭并進,但尚未完全形成大規模生產。
陸基生產將成為鮭魚產量的主要增長點
陸基鮭魚養殖正在成為一種從環境和政治角度上均可持續的養殖方案,預計到2033年,陸基鮭魚養殖的增長將成為鮭魚產量的最大增長點。挪威正在推進流通技術(flow-through technology),而北美和亞洲正在成為鮭魚陸基養殖的重要地區。冰島則獲得了大量投資以支持鮭魚陸基養殖,因為陸基養殖鮭魚符合該國嚴格的生物安全法規的要求。
Kontali還預測,未來10年全球野生鮭魚捕撈量預計將保持穩定,平均年產量在 80 ×104t~90×104t,會出現一些季節性波動。(信息來源:fis)